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省联动态
省联动态
长篇历史小说《赶散》改稿会在鄱阳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06 17:01:13


    为鼓励江西作家投身本土重大主题书写,引导江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12月2日,由江西省作家协会、中共鄱阳县委宣传部、鄱阳县文联联合举办的程晖长篇历史小说《赶散》改稿会在鄱阳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著名评论家吴义勤,人民出版社编辑一部主任崔继新,人民网栏目主任漆传星,江西省作协主席刘华,贵州省作协副主席王华,江西省作协副主席傅太平,江西星火文学杂志社主编范晓波,《江西日报》副刊部副主任李滇敏,青年作家、编辑朱强,上饶作家石红许、石立新等20多位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叙事风格、人物塑造、作品结构、情节安排等各个方面对长篇小说《赶散》书稿作了深入浅出的点评,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鄱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应美星,县政府副县长杨军出席会议,应美星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小说作者程晖畅谈了创作体会。会议由江西省作协驻会副主席曾清生主持。

    吴义勤认为,《赶散》题材重大,作者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洪武赶散”这一不可忘却的历史,同时作者在大历史上写实,小历史上写虚,虚实相映,大小相衬,让这部作品充满张力,丰富了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重大叙事的把控能力。同时,作品好看好读,故事性特别强,情节有紧张,有冲突、有悬疑……人物刻画饱满不干瘪,特别是对人物品性处理,没有简单的脸谱化,没有从道德上与伦理上来一个“先入为主”,而是通过人性的方式来处理人物品性的塑造。值得一提的是,该部作品,有对乡村文化的思考、乡村文化的理解、乡村家族类型的刻画,特别是通过小说的方式,对“瓦屑坝”文化意义的解读,使“瓦屑坝”以文学的方式进行了形象化的表达,不排除作品发表后,加上影视的开发,使瓦屑坝像陕西白鹿原、湖南凤凰岭一样,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化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赶散》现实意义大于作品本身价值。

     刘华认为,《赶散》让人眼前一亮,作品有对瓦屑坝移民困难的描述与叙述,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同时揭露了历史长河中,哪些不人道不人性的东西,让现在的人们得到警醒。同时,此书中既有英雄和美人,也有奸臣与忠良;既传承了古典文学的精华,也不乏现代叙事元素,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祖先们如何离开家园,带着勤劳和良善的心,勇敢地跋山涉水,去异乡开枝散叶。这是一部具有很好的文化价值和提升空间的作品。

     王华谈到,《赶散》摆脱了历史虚无主义,直面历史来写作,不仅有大格局,而且作品始终透露出人文关怀,可以说,作者是在用真诚与温度来叙述历史。王华最后还表达了她的期待,希望《赶散》能从文学作品,再到影视拍摄一条龙呈现出来,让瓦屑坝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文化遗址。

     傅太平认为,《赶散》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写的又是本土的历史题材,作家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对家乡的感情是深厚的。

     范晓波对程晖多年坚持文学创作、不忘文学的初心表示赞赏,同时认为,程晖在作品中呈现的对乡贤在乡村伦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足够的笔墨,很值得重视。

     李滇敏谈到,作者程晖怀着为家乡立传的立项,选了瓦屑坝移民这样一个题材来写,是一件十分有勇气和眼光的事情。作者对这段历史下了很大功夫,如数家珍,小说的架构、故事的编织很吸引人。

     朱强认为,《赶散》呈现了大场面大气象,是一部长篇历史世情小说,整体风格上沿袭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写法,结实厚重,场面惊心动魄。

     石红许、石立新、徐燕认为,饶州是作者程晖的地理籍贯,也是他的精神籍贯。 在《赶散》中,一个坚实而又富有质感的“饶州”精彩纷呈地向我们走来。作品揭示了饶州府在多个社会时期的结构变革、文化传统和人情风貌。

     瓦屑坝研究者、《上饶广播电视报》原主编孔良海谈到,近年来,瓦屑坝祭祖习俗已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基础设施还是基本为零,因此他期待期待瓦屑坝以《赶散》的出版为契机打造成熟的旅游产业链。对此,来自人民出版社编辑一部主任崔继新、人民网栏目主任漆传星等,均表示一旦《《赶散》有机会拍成影视,愿意在这方出力。

     大家就小说结构、人物塑造、叙事风格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作品在叙事风格上有许多地方不够统一,结构上不够均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表现不够,情节的处理方面,对鄱阳风俗文化及历史肌理的呈现上还有更大空间,等等。大家表示,经过修改,《赶散》一定能成为一部反映江西本土重大历史题材的力作。


鄱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应美星(右一),《赶散》作者程晖(右二)在改稿会现场

延伸阅读

程晖简介
     男,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江西鄱阳人,江西省作协会员,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江西作家班。在《散文》《山花》等文学报刊发表各类作品2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雾街》《南国陌路》《那二爷的战争》;散文集《渐行渐远之梦》,诗集《那片湛蓝的天空》,纪实文集《倾斜的犁头》等。根据其小说改编并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背影》,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2011年全国优秀影片,在全国公演后获得多个奖项。

《赶散》内容简介
    《赶散》以明初洪武年间江西鄱阳瓦屑坝一次规模宏大、持续多年的大移民事件为背景,通过当地熊、方两大家族的爱恨恩仇故事,塑造了一批或忠或奸、或好或坏、或伟大或渺小的各类人物及多个面孔,展示了元末明初风云激荡数十年间,我国南方百姓的苦难人生与不屈奋斗,客观再现了古饶州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冷静思考了瓦屑坝大移民的利弊得失,既有真实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与主要人物,又有虚构的普通人士之曲折离奇故事;既有刀光剑影、宏大战争场景,又有儿女情长、凡俗家庭生活。是一部全景式介绍瓦屑坝移民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