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深情的《老表之歌》 可贵的艺术追求
发布时间:2018-12-07 09:33:26
深情的《老表之歌》  可贵的艺术追求
叶 青
 
加强重大现实题材文学创作,是当下十分迫切的任务和要求。但对于作家来说,重大现实题材却是一个不容易进入的创作领域,因为它不仅需要作家具有投身创作的激情与责任意识、具备深厚的艺术积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还需要作家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有对时代生活深刻的透视能力。因此,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表现江西改革开放头20年历史进程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老表之歌》(刘上洋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一经面世,就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作协为此专门召开会议深入研讨,省内文学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作为一部志在深刻表现改革开放激情岁月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老表之歌》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可贵的艺术追求:
 
首先,自觉的使命意识
这种使命意识就是要为伟大时代立传、为伟大时代讴歌的自觉的责任与担当。从《老表之歌》创作后记中可知,在本书写作之初,作者刘上洋同志就决心要写出一部再现改革开放艰难前行的破冰年代的小说,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明确的自我定位对于即将进入一部篇幅巨大的小说创作的作家来说十分重要。当年,柳青创作《创业史》、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都有写出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力作的决心和定位,这种自我要求决定了作者对于写作的投入与付出,决定了小说的整体架构与格局。
《老表之歌》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直写到了90年代中期,有着20年的时间跨度,并描绘了十分广阔的社会场景。故事的发生地虽只是江西南部的一个虚构的地级市,但小说对于时代的表现并未受到地域的局限,而是以纵向与横向的充分展开使小说能够由小见大、由点及面,从一个特定的视角生动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宏大的历史进程,并写出了改革开放对于普通人性格、命运的塑造和影响,写出了大时代中各种人物的精神面貌。小说塑造了众多的人物,从领导干部、企业家到普通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他们有的是改革的被动参与者,但更多的成为改革的主动者、推进者,时代大潮的风云变幻应和着个人命运的交响。作者将中国改革开放最初20年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巧妙地融入书中人物的人生际遇之中,凸显了这些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变革效应,通过这些关键节点,小说中的人生故事与时代同频共振。读者在这群人物的个人命运之中看到了时代的巨变,其中蕴含了巨大的社会与时代信息。因此,小说的“切口”虽不大,却具有全景式的艺术效果,作者实现了创作一部全景式描绘江西改革开放最初20年的文学作品的宏大构想。
 
其次,可贵的反思精神
《老表之歌》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有着正面的书写。写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及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顺应了人民的渴望和追求,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以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清晰和完善的过程。
本书作者有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刻理解,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写作经验,因此,这部作品对于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有着纵深的思考。作者凭借着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敏锐观察,从最底层的小人物入手,通过讲述他们顽强拼搏、破茧为蝶的奋斗过程,使今日的读者能够触摸到社会变迁中真实而复杂的生活肌理,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启航的原动力,以及内在的不可阻挡的奔涌之势。
在这部关于改革破冰时期的小说中,一般的读者可以读到具有共性的中国改革故事;而江西的读者则可以从中读到自己生活的变迁,读到与江西地域文化、集体人格相关的江西老表的独特的改革故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以“老表”为题的长篇小说延续了作者著名散文《江西老表》中深刻的反思精神。
唱响改革开放时代的老表之歌,这是作品的主旨,作品中“老表们”的身上,有着可贵的品质和坚韧的创业精神,这是当代江西在改革中奋力前行的力量之源。但《老表之歌》并不是一味地讴歌、赞颂,作品中也有反思,这种反思同样是客观而深刻的,它不是嘲讽与指责、不是怀疑与解构,而是饱含着热爱的回眸,是饱含着深情的点评。因此,小说在深刻地揭示出我们地域文化与民众精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同时,更写出了生活的亮色,写出了昂扬的精神,写出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殷切希冀。
正是在热情的歌颂与冷峻的反思之间,小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冲击与艺术张力,令人反思,催人前行,小说的结局呈现开放式,时代的步伐没有停歇,走向未来的步履更加坚定。
 
第三,清晰的现实主义写作追求
时下文坛对于现实主义的当代处境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的观点认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自身也面临种种危机;但主流文坛的倡导与时代机遇预示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老表之歌》的作者在正式进入小说写作之前,曾专门收集、阅读了近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外小说名作,并重读了柳青、路遥等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通过认真研读与思考,作者深刻地感到,当代作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责任担当,“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通过认真思考,作者明确了《老表之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与此同时,作者又广泛阅读了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大量当代文学作品,通过对各种文学文本的阅读,他坚定地认为,当代长篇小说要改变写法:既要注重叙事上的时代特征与技法探索,更要注重大众阅读习惯,要尊重普通读者对于小说的审美需求。作者认为,某些当代文学作品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严重偏差,当代作家要用中国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要用中国的审美来规范文学的发展。好的文学作品要好看、好读、赏心悦目,其核心就是不能离开读者,作家疏远了读者,读者自然会抛弃作家。从清醒的审美选择出发,《老表之歌》选择了传统的叙事风格,虽然多线索并行,情节复杂却有条不紊,故事在交叉中彼此呼应,自然流畅地铺开一幅时空宏阔、人物众多、浩荡推进的时代画卷。
在小说初稿完成后,作者经历了十数次认真修改,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对所有意见都能认真思考取舍。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显示了一种去除浮躁、潜心打磨文学精品的可贵追求。
毫无疑问,《老表之歌》的出版,是以江西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为主题的现实题材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文学评论界对这部长篇作品的深入研讨,不仅对于深入阐释本书思想内涵、总结艺术得失,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江西重大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引领更多江西作家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来源:《江西日报》2018年12月5日B3文艺评论版)

上一篇:以光影书写信仰之美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