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艺作品是否可以百世流芳,归根到底,不仅取决于其在艺术上的新变奇巧,更要看它是否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历史前进的方向,是否植根于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中,是否在审美的维度上构建了一个适宜人生存的世界,是否能够站在现实的基座上为本民族甚至人类的未来提供新的想象、新的逻辑、新的动力、新的可能和新的路径。
立于新时代的潮头,重新强调文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意在凝聚、打磨一种关于“我们”的话语;意在真真切切地构造一部关于人民的诉求、人民的创造、民族的未来等的史诗;意在为这个日益碎片化、商品化、扁平化的全球文艺生产提供不同的逻辑、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声音。坚守人民性应是文艺创作者进行创作和评论家开展批评的基本维度之一。就此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或贯彻。
第一,文艺创作要有照亮意识。德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卡西尔在谈到艺术评价标准时指出,“不是感染力的程度而是强化和照亮的程度才是艺术之优劣的尺度”。如果说人性无可避免地要徘徊于神性和兽性之间,那么文艺佳作能够使人性朝着神性的方向生长;能够敏锐而深切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能够与现实世界的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能够合乎历史理性、历史目的、历史规律地描写生活、表现生活。可以说,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史至为闪耀的华章都是由我们的人民艺术家写就。那些胸怀人民、铁骨铮铮的文艺家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农民诗人”臧克家、“只为平民作画”的齐白石、“歌唱祖国”的郭兰英,与他们那饱含深情、质朴厚重的慷慨噭音汇聚在一起,构筑了壮美艺坛的良心。
遗憾的是,当前有些文艺创作却丧失了这种进步的、积极的观照现实的立场,丧失了照亮现实的勇气和开拓未来的志向。人的抗争、人的牺牲、人的追求、人的奉献一再被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粗制滥造的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浅薄之作排斥放逐。好的文艺作品理应揭示现实世界或现象世界的基本逻辑;理应为禁锢于某种单一生活样态中的个人提供想象他者世界的可能;理应为人类的共同命运提供某种寓言式的洞见和警示。否则,文艺作品就无从感应、抚慰、扣问、触摸、撞击人们的内心。因此,文艺创作应该始终葆有照亮意识,要给人以光亮、方向和暖意。
第二,文艺创作应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人民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当我们谈人民的时候,一定是谈一个有着历史积淀、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民族共同体。因而我们的文艺创作要有鲜明的主体意识,要有文化自信,它应该是在自己的文化血脉中孕育并生长出来的。那些经得起时间汰洗的文艺精品几乎无一例外地秉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气脉与精髓,并对文艺创作和社会风气起到引领作用。那些饱含着中国气派、中国味道、中国风格的文艺创作如老舍的小说与戏剧、徐悲鸿的绘画、梅兰芳的舞台艺术、阿炳的音乐、贾作光的舞蹈等,必会历久弥新,永驻人心。
我们常说,文艺作品应该反映现实、直面现实。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全球化与现代化交织互动的当下的中国现实。那朝向未来的现实必定携带着历史的印记,而历史的印记又渗透进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或民族,在历史的冲刷与形塑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行为方式等,但在他者文化或文明的撞击与侵蚀下,会呈现出某种焦虑状态。身份认同之所以会发生,正是由于我们遭遇到了异己的他者。如果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民族复兴就很难实现。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就是要根本性地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坚持创作主体的中国文化身份。创作者要有极为清醒的文化自觉,从传统的艺术表达、艺术意蕴、艺术情感中获取营养,着眼于现实和民族前途,建构当代的中国文化。
第三,文艺创作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歌唱,为我们的新时代歌唱。文艺创作应该倾听时代的声音,与现实世界的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应该真切地描绘生活,歌颂人民;应该将书写的笔触落在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共同愿望、奋斗历程上;应该充分揭示在通往自由王国道路上的美景与路障。那些哺育和供养了数代人的文艺作品,如诗歌《我爱这土地》、小说《平凡的世界》、电影《青春之歌》、歌剧《白毛女》等无不体现着最为广泛的人民性和最为朴素真切的时代性。正是因为这些文艺作品装着人民,呼应时代,才真正为人民所接纳,并构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记忆。
反观当下,诸多的文艺创作已不再凝视生活,更多地是凝视资本或者自我凝视。文艺创作关注和表现的领域更多地集中于个人的身体、空洞的表象、多金的回报等方面。而关于历史、民族、社会、文化等的表述则被刻意地压缩、抽离乃至悬置。这些文艺作品除了展现一些自恋的主体、感官的刺激、虚无的价值观外,从中根本就看不到时代的进步与挑战,听不到人民的呼声与需要。
现实并非寂静无声,它时刻要求我们驻足倾听,倾听人民的心声,倾听他们的悲喜与欢忧、梦想与需要;并且能够直面现代化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问题与挫折。中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有足够的底气来书写这种巨变,鼓舞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作者:苏勇,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