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须要全抛一片心——歌剧《山茶花开》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1-10-21 11:24:28


        歌剧《山茶花开》由江西省歌舞剧院创排,以民族歌剧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南方小山村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这是我写得最辛苦的一个戏。前后三年,颠覆九稿,才终于完成。与观众见面后,好评很多,批评也不少。两面的意见,很是热闹。所以,著名评论家叶青主席嘱我写个创作谈,我心里就起了踌躇。诉苦当然不妥,经验又乏善可陈,有什么可谈呢?眼下都讲“不忘初心”,那就说说做这部戏的初心吧。
歌剧是舶来品,用老百姓的话讲是“洋盘”。在普通观众那里,除了有年代感的几部民族歌剧,说实在的,大部分歌剧新作都不怎么受“待见”。
       《山茶花开》创意之初,我和导演傅勇凡谈得最多的是怎样做一部普通观众愿意看、喜欢看的歌剧。这个目标实在是王健林的“小目标”,可望而难及。围绕这个话题,我与傅导常常两杯咖啡,通宵达旦。经过两年多的剧本创作、四个多月的排练,扪心自问,这个目标庶几达成了。
        剧目第二轮演出,换了新手演员,省了乐团,也减了不少舞美、灯光,观众则以社区干部和普通市民为主,剧场效果仍然相当不错。我有意“潜水”于观众中,偷听他们的交谈,心中很是受用。一个大婶在观剧中,不停地用南昌话对同伴说:“是哦是哦,第一书记就是咯个样子的。”很显然,她是非常接受、认可猛书记这个人物的。还有一位大妈,看到唐猛殉职时,对一起来看戏的姐妹说:“哎呀看得好难过,咯好的人就咯样死了,不看了。”但她仍然钉在座位上把全剧看完,并且热烈地鼓掌。目睹这一幕,作为编剧的我,禁不住泪水潸然。
        第一轮演出时,我有个经营景区的朋友受人之邀来看了戏。散戏时正好遇见了,他激动地对我说,他的景区因遇到问题已经停业,看了戏,决定要重打锣鼓另开张。回去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多次给我发来微信,谈他的观剧感受:“逐梦难,难于上青天!天灾人祸,我的梦按下了暂停键。就在命运低谷,一出《山茶花开》直击灵魂,让我几度热泪盈眶。剧中烟火味的生活气息、接地气的扶贫历程、活生生的硬汉形象,是对当代乡村的真实解读和写照。新时代,需要这样滚烫的激励作品!《山茶花开》做到了!”
       做戏若此,夫复何求!

树 真 人

看《山茶花开》,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人物不是“仅供观赏,不可亲近”的“艺术品”,而是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能撩你感慨、引君歌哭的活生生的人。和戏剧舞台上许多同题材的作品相比,我们没有把剧中的唐猛、林处长、肖燕仅仅当作执行政治任务的工具,而是把他们作为呼吸在尘世烟火中、活跃在时代风云中的“真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物是“真人”呢?或者说“真人”的鲜明特征是什么呢?著名评论家仲呈祥先生一语道破了真谛:剧中人物是思考着的人。我们努力追求的是,人物的戏剧动作不仅由一系列的戏剧行动构成,而且还包括一步一个脚印的思想、思考。剧中,由青年表演艺术家杜欢扮演的猛书记,不仅“一天到晚忙不停,忙得脚跟里格打后背”,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停止过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他苦苦追寻着“何所来而来?何所念而念?何所为而为?何所恋而恋?”的人生答案。在离开心爱的茶岭村时,他满怀深情地唱出了“把青春付与人民,人生永是蓬勃的春天;把梦想植入大地,生命才广阔无限”的人生答案。他发自肺腑的心声激发了每一位新时代奋斗者、前行者的共鸣。
剧中还有一位看似是反派的林处长给观众印象深刻。在繁重的扶贫工作中,特别是在与唐猛的纠葛、碰撞中,他的思想悄悄变化,逐渐升华,终于在唐猛殉职后主动接替上岗,担任了茶岭村第一书记。面对因劳累而小憩的唐猛,他满怀深情地唱道:“几十年我攀登着望不到顶的天梯,身心麻木、激情渐渐消退。你像一束光刺穿了我坚硬的躯壳,让我一点点找回了从前的自己。”这样一位心灵蒙尘而初心未泯的林处长,让观众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舆论的主流共识,《山茶花开》最大的收获是唐猛、林处长两位扶贫干部的形象站住了。这个成绩值得引以为自豪。


抒 真 情

人们一直在追问,为什么今天产生不了《一条大河波浪宽》《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你,中国》这样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艺术作品?得到的答案是:创作者缺乏真情实感。这里所说的真情实感,是那种真正能让作者“眼里常含泪水”,对国家、对人民、对时代的大爱真情。
于是乎有聪明人开出药方:多写个体体验、个人情感,少写集体意识、时代情感。但是这样的药方如同头疼医脚,非但不能去除病痛,其实是作为社会良心的作家、艺术家对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的回避与逃避!事实上,作家所抒写的个体情感,必须散发着时代气息,携带着时代基因,这样的情感才真正是感人的、隽永的。
《山茶花开》写的是脱贫攻坚这一宏大时代主题,当然创作者应该抒发的是激奋昂扬的时代豪情。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样的豪情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曲。“号子哟一喊上了坡,一声号子一团火。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山万岭银锄落。挖断穷根丢穷帽,誓教穷山变金窝。天流银来地涌金,满眼春光新山河。”“满山花开红艳艳,千山万岭红了天。脱贫攻坚齐上阵,小康日子乐无边。幸福的道路共产党来开辟,万众一心奔向前。跨过高山越过河,朝着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笔者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瞬间时时在脑海里浮现,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壮丽画卷常常在眼前掠过,时代的脉搏始终在血脉中跳动,时代的激情始终在心灵中激荡!这种激情常令笔者心潮澎湃,热泪纵横,不能自已。我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剧本里,每一个字都是滚烫的!


交 真 心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叫作“为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早已作为庸俗人生哲学被批判和唾弃。借用这个语言表达方式,我认为,有诚意、负责任的文艺创作应该是“为文应含十分情,须要全抛一片心”。
怎么才算是“全抛一片心”?就是在创作中不做预设、不留前置,全身融入,毫无保留地向读者、观众吐露心声。在实际创作中,这种真心付出常常表现为一种代入。作家把自己的经历、积累、感受代入到所创造的人物、角色中,让作品中的人物化作你的眼睛、心灵,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喜怒哀乐。
       剧中最后一个咏叹调,是唐猛殉职后,妻子肖燕痛苦的悲诉。这段唱我反复写了多稿,且每一遍都是推倒重来,但一直难以让导演、作曲满意,也难以让自己满意。虽然绞尽脑汁,所传递的情感却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就在此时,大祸从天而降,医生悄悄告诉老妻,我已“时日无多”。得知此情,在登上飞机赴京就医前,我硬着头皮坐到电脑前完成最后的作业,40余行唱词倾泻而出,20分钟写就,不更一字:

      唐猛啊唐猛,

      你怎能这样绝情,

      怎能用这不能承受的痛苦

      把我的世界笼罩?

       ……

      就让我为你,

      为你唱起你写的那首歌,

      一路送你,一路送你到天涯海角;

      就让我们为你唱起,

      唱起你写的那首歌,

      伴你一路,

      伴你一路走好!


      创作已告一段落,拉杂写下上面的文字,创作谈再也无话可谈。最后说两句话:第一句,现在呈现给观众的是导演、作曲、舞美、灯光、服装、演员等整个团队的努力,由我一人谈,不甚妥,所以只敢说这是“寻初心”;第二句,剧目成败,自有公认,但作为主创人员,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宣告,《山茶花开》是诚意之作。



      本文刊发于《创作评谭》2021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