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头条
头条
文艺观察|​让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照亮文艺创作前路
发布时间:2024-04-22 10:55:02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体悟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纲领性文献的思想魅力、实践伟力,近期,我们结合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组织撰写了系列理论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让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照亮文艺创作前路

 

文新达

 

       历史观和时代观关乎格局、关乎境界,决定了文艺往何处去,能走多远。如果把时代比作驰而不息的快车,历史便是它留下的深深车辙。植根历史、借鉴历史、赓续历史,文艺才能在民族精神血脉的传扬中辉耀自己的创造;紧跟时代、融入时代、反映时代,文艺才能在人类文明的宏阔图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秉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心系人民大众的心灵渴望和精神追求,按照艺术的规律把时代的广度、历史的厚度、人性的温度转化为思想的深度、精神的高度、审美的气度。
       大历史观之“大”,关键在于以宏大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从长时段的经济社会结构演化中体会历史脉动,从天与人、时与势的辩证关系中探寻历史规律,科学回答历史之问、现实之问、未来之问。当前,历史车轮正沿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道滚滚向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秉持大历史观,应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在历史长河中锤炼神思,在文明新铸中陶冶文心,通过优秀的作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大时代观是大历史观的逻辑必然和当下展开,其关键在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握主流,纵览全局。遍览历史的斑斓画卷,最深刻反映时代的作品最有可能产生超越时代的影响。时代精神总是在历史文化血脉中孕育萌生,在时代风云际会中迸发彰显。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交融交汇,“东升西降”的趋势不断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正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为自己也为全人类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然不可逆转,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必然竞相涌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秉持大时代观,应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精益求精的创作回应时代的铿锵足音,刻画时代新人的迷人风采,书写时代潮流的奋进画卷,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古往今来,文艺经典承担着历史书写者和参与者的庄严使命,以深沉的历史意识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激发着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文艺提供了无限滋养和想象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文艺必须感国运之变化、循历史之正道、立时代之潮头,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以更艰巨的努力、更自信的创造、更丰硕的成果,弘业培元,立心铸魂,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注入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