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傲夫,本名刘水发,1979 年出生于江西瑞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有诗歌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 卷》等。第一本诗集《刺青》正在出版上市中。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17 年9 月份,江西《瑞金报》记者温云高(诗人布衣)曾对我做过一次诗歌访谈,访谈里要求我列一个创作年表,这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
如果算上 1997 年 10 月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散文诗《大漠轻歌》,生于 1979 年的我在诗歌创作上已经有 21 年的时间了。在这 21 年里, 我没有尝试过散文、小说的创作,一直默默耕耘在诗歌这一块土地上,有寂寞,也有惊喜。
总的来说,我的诗歌创作经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诗歌的习作练习期,时间是 1995—2000 年,可以称为宁都师范、日东中心小学时期。这段时间我读的诗歌,除了课本里的之外,基本上也是杂志上的诗歌,比如《诗刊》《诗歌报月刊》《诗神》等等。
说到诗人的阅读史这块,我可能跟很多诗人不一样,我当然也阅读过李白、杜甫、惠特曼等古今中外很多诗人的作品,但总觉得他们离我很遥远,反而读当下诗人的作品,我更容易产生情感认同。
我生长于农村,20 岁以前没出过赣南山区, 所以很容易偏向报刊杂志刊载的那种意象抒情诗, 这类诗歌一般是表达乡村抒情、岁月感怀、时光流逝这一类,田园意境唯美,还有各种语言修辞的妙用,能给年轻读者带来对语言的敏感。所以这个时候,我比较喜欢读这类诗歌,也学着写这类诗歌。
2000 年到 2007 年,因为上了北京一所大学读理工科专业,以及尝试考研,诗歌创作量减少, 但也没停滞下来,这一阶段还是停留在意象抒情诗歌的练习写作上,也时有诗歌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
我的诗歌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是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稳定下来的 2008 年至 2012 年,那时候兴起于 2000 年的网络论坛诗歌写作方兴未艾。网络诗歌写作发展将近十年,许多论坛已经无人打理, 但仍留下了几大论坛作为诗人们的阵地,比如“诗 江湖论坛”、“诗生活论坛”以及“诗选刊论坛”等。
这三个诗歌论坛可以代表三类诗歌的写作方向。比如“诗江湖论坛”为一路的,代表的是先锋口语诗歌的写作,他们倡导批判、独立、自由的诗歌,非常有冲击力。
以“诗生活论坛”为代表的是学院派诗歌, 他们的创作带有炫技色彩,苦心经营语言的微妙陌生化效果,制造语言的迷宫。
以“诗选刊论坛”为主的诗歌写作基本上还是跟以前一样,走情感唯美的意象抒情诗。那个时候年轻的我,按惯性应该是会更接近“诗选刊论坛”的,但事情的发展不以我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到 2008 年,我已经生活在北京这座大城市将近 10 年,之前写的那些乡村田园意象已不再适合我的创作。当下城市的快节奏、信息的大爆炸、热点的瞬息万变,每天充斥、刺激着我,让诗人的我必须做出调整和反应。
我完全抛弃以前诗歌的那种泥土、昆虫、山川、河流、日月的自然意象,全面抒写当下的城市生活; 诗歌从传统诗歌的审美趣味转向现代和后现代的 风格。
当然写这类诗歌也是遭到各种非议的,有的评论甚至说我写的不是诗歌。这类读者是根据传统意象抒情诗那种标准来划分的,他们没有对比一下美国等国家的诗歌状况—在社会进入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后,现代和后现代诗歌在国外早已是风生水起。
用口语来写城市生活的诗,其实也并非是新鲜事物,中国自上世纪 80 年代的第三代诗歌运动就有了,到现在已经有 30 多年的历史。但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很多读者对诗歌还是保留着对传统农业意象抒情诗的观念上,对城市现代口语诗歌创作是排斥的。
但不管读者怎么想,对于诗歌创作者的我来讲, 写诗是满足自己情感抒发的需要。诗人觉得哪一种方式最适合自己,他就会选择那种方式来进行 诗歌写作。
从 2008 年到 2012 年四年时间,可以说我是在不知不觉中读着网络诗歌,也不自觉地进入了网络诗歌写作的阶段。2015 年,我以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身份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首都高校原创诗歌大赛”获得了二等奖,这次 获奖对我影响非常大,让我觉得口语诗歌大有可为。我更加坚定了口语诗歌的创作方向。
我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工作稳定下来后,创作上了快车道。这是属于我诗歌创作的第三阶段。从 2016 年到 2018 年的三年间, 我的创作差不多属于喷发状态。基本上每个月能保持几十首到上百首的创作量。当然,有很多人怀疑诗歌创作量这么大,肯定有很多次品,“口水诗”就是这样出现的。
其实在我看来,“口水诗”不是一个贬义词, 而是一个中性词,与多数诗歌创作量很大的诗人一样,其实我也是对社会事件、周围人物极为敏感的一位诗人,写作速度快,将所看、所想用手机即时地写出来,发表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和微博。量这么大,也不可能每首都是精品,但只有在这个量中才可能产生好作品。而且创作量大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占领很多新的题材,在题材上你先下 手了,离成功就更进一步了。
这几年,伊沙、沈浩波、侯马、唐欣、徐江的诗, 以及伊沙、沈浩波、徐江的理论文章对我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尤其是沈浩波在评论山东诗人了 乏的三首诗《诗人应该是理解世道人心的那种人》这篇文章里,让我知道口语诗歌远不止只有表面呈现的那么一点内容,优秀的口语诗歌是一口井, 它下面连着大海。这篇文章让我下了决心,彻底走上了口语诗歌创作的这条路。
近三年来,除了以前创作的部分意象抒情诗发表在文学期刊,我的发表平台转向网络,包括各种微信公众号,并且入选了一些选本,如《中国先锋诗歌地图·北京卷》《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 卷》等,我还在诗人周瑟瑟编选的《中国诗歌排行榜·2017 年卷》中被评选为“中国年度十大寂静诗人”。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 2016 年写的一首口语诗被诗人伊沙选入《新世纪诗典·第六季》,该书在2018 年 6 月底上市后,迅速在许多微信群传播开来, 在读者中引发了热议,我认为这首诗能传播起来跟用口语创作是紧密联系的。口语诗歌本来就是用鲜活的大众口头语言来写一个现象、一件事情、抒发一段感情,用看似浅显的语言捕捉当下人的生活, 不用专业人士来解读,表面的意思普通读者一看就能懂,先天地具有流传起来的条件。
通过这一事件,我甚至认为,诗歌不是寂寞的事业,它是有无数读者的。不是读者不读我们写的诗歌,是我们诗歌的创作出现了问题。那种将诗歌“难度化”“技艺化”的写作只能是少数 诗人之间的自娱自乐,小圈子范围内的相互吹捧, 那种诗歌难以真正走向大众。
但不是用了当下鲜活的口头语言表达的诗就 是口语诗,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我认为, 诗歌不能老停留在一种很低级的阶段,老是感时伤怀,顾影自怜,如果这样,诗人的现代形象是很 难树立起来的。诗人必须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反省、批判意识,他写出来的诗也是具有反省、批判意识的,他必须站得高望得远, 对人类有悲悯情怀,知识结构上具有现代文明的素养,这样的诗人,他写出来的诗必将是成熟的现代诗,其用口语创作的则是口语现代诗。
而我坚持要写的这种诗就是口语现代诗( 对于“现代诗”的具体概念,请参考徐江《论现代诗》一文)。
尽管从最初发表诗歌处女作到现在,我的诗歌写作跨度已经有 20 来年,我毕竟还不到 40 岁, 而写诗是一辈子的事情,我相信我将在口语现代 诗的路途上,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