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协>>协会动态
【谷雨诗会】江西赣南诗群研讨会之二:省内诗评家点评赣南诗群创
发布日期:2019-05-13

 

 

4月20日上午,江西赣南诗群研讨会在石城举行。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叶青出席并讲话。赣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雷致欢迎辞。会议邀请了王家新、张清华、李南、谢建平、干海兵等著名诗人及熊国太、钟俊昆、木朵、刘晓彬、龚奎林、牧斯、江榕、明飞龙等江西省内诗评家对三子、邓诗鸿、布衣、圻子、聂迪、谢帆云、范剑鸣、林珊、周簌等九位赣南诗群诗人创作进行了研讨。来自全省各地的诗人、作家代表和当地文学爱好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作协驻会副主席、调研员曾清生主持会议。

现发布省内评论家给赣南诗群的评论。

 

 

 

 

熊国太

评点布衣

 

布衣的诗有四个特点:一是赋予了山川自然形态以浓郁的诗性;二是赋予困境中的生命以高贵气息;三是赋予芸芸众生以悲悯情怀;四是赋予生活以脉脉温情。布衣的诗歌创作一直实践着他的诗歌理念,即诗乃自在之物。我认为一个诗人的诗写不仅要揭示“自在之物”, 同时还要进入“为我之物”层面而歌吟。希望布衣今后的诗歌创作,能在更为广阔的时空里“天马行空”,由呈现变成介入,由高蹈转向现实,由仰视改为平视,由自在走向自由,创作出更多能反映出时代特征和个体生命特点的诗歌佳作。

 

 

 

 

钟俊昆

评点谢帆云

 

谢帆云对诗歌有敏锐的感觉,其诗歌创作受客家文化滋养,是宁都文乡诗国传统的感悟、沉思与独白。他的诗作大体是他生命史的提炼,他对诗艺的追求认真而苛刻,是个执着而严谨的诗人。他的红色诗歌序列呈现的意象组合非常强,靠形象性的词语编织成红色画面,并呈现出力量感、厚重感、现场感。诗人也关注现实生活,诗作中常常楔入本土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有筋骨,彰显着文化力量。不足之处在于:红色系列中有些诗作明显过于直白,有些诗作过于“碰硬”、应景与矫情,有些稍显得“飘”,想像奇特,意涵却平淡,还有些作品个体化情绪体验的摹写成分浓。

 

 

 

 

木朵

评点圻子

 

圻子屡屡在诗的屋檐下养育着一只无名之鸟,它时刻听从人的需要,为诗的发生带来必要的转折、过渡与情绪的渲染力。鸟类的安排是诗人潜意识里对时间秩序的考虑,在他的诗中,时间维护着诗的起承转合,同时也在呼唤他重建一个反应系统,在他烂熟于心的鸟、树、河流之外,寻获另一套人马来比拟、建造他的时间王国。而基于时间流转上的人生如梦如幻如泡影,作为诗的主题,要么施以深度上的思辨,要么寻求与之媲美的新主题来稀释时间主题的权威,使得诗人今后的写作仍显机智与强健,如此,圻子在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亚主题——“诗(人)的命运”——就会从时间的压抑下摆脱出来,与新生的场景相会,而得到更多美妙诗学方程的根。

 

 

 

 

刘晓彬

评点周簌

 

周簌的诗超越了日常生活的限制,以女性的丰富情感在诗意的言说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感喟和对完美人生的追求,让灵魂向着一种更加广阔的世界和更加深邃的境界贴近。她不仅充分发挥了诗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而且让作品中的芬芳和色彩互感着,并保持了相对精致的语言敏感度。

对乐意从事长诗写作的江西诗人提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要避免作品过于拘泥于叙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故事的曲折和精彩,对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要深入地挖掘和诗意地提取;二是要注重叙事与诗性相互融合;三是作品不要过于注重语言的华丽空灵,忽视了长诗写作的故事情节的谋篇布局以及叙事的拿捏运用等;四是要避免长诗的组诗化,要注重长诗的诗意连贯性,并确定一根叙事主线贯穿整个作品;五是要避免作品的语言一般化甚至概念化,以及风格前后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

 

 

 

 

龚奎林

评点邓诗鸿

 

对人类经验和人类精神生活的精微表达,是邓诗鸿面向自我与他者之间寻找均衡的一种方法。邓诗鸿在创作中把自我投射到对象中,抒写物我交融、主客体交融的人生思考与历史感怀,既有古典化的倾向,更有现代性的经验和对他者关爱的情感表达,凸显出江西诗歌独有的生命特质、审美形态。

 

 

 

 

牧斯

评点聂迪

 

在聂迪的作品中,土地上的山川、事物、季节、明暗、人伦和社会都是他不断触摸与探索的主体。隐逸风格是他诗歌的语言基调,他的诗从山水出发,启发了古代诗歌的当代性,典型呈现了客家人的“中正、柔和与遵从”,具有明显的唐宋文脉的客家性。客家性是一个文化基因的溯源与廓清。就像诗歌始终呼唤纯正性,这样的声音越是清晰,越具有正当性。沿这一条路径思考并观察现代诗,或许是江西诗人一条有益的线索。

 

 

 

 

江榕

评点范剑鸣

 

范剑鸣的诗歌写作,可以视作是寻求自由写作和命题写作之间的平衡,体现出一种理性庄严与感性温度相互交织的氛围,他在2017年的诗集《大地庄严》中提到他“始终寻找和偏爱一种‘正始之音’……有一种诗歌与大地的庄严相匹配。”在他的诗歌中,诗人在反复寻找“语言实践的底线”,这一“底线”实际上呈现的,是在他寻觅的“正始之音”中,神性与人性相互纠缠的边界;“正始之音”也并非是单纯地择出自我,而是在拒绝了带有情绪色彩的主观用力的同时,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回到时代的现场,领受一项他所应当承担的使命,这样的诗歌才能够“与大地的庄严相匹配”。

 

 

 

 

明飞龙

评点赣南诗群

 

在赣南诗群里,实力最强、成绩显著的是“瑞金诗人群”,他们表现出不俗的诗歌创作能力;其次是“宁都诗人群”;然后是“南康诗人群”,南康诗人群形成时间较晚,但近年表现出较强劲的创作势头。整体说来,新世纪以来的赣南诗人紧密关注、深切回望赣南这片厚重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词与物之间、在语言与技艺之间、在小时代与大时代之间,他们在不断努力着。相信在江西诗坛乃至中国当代诗坛上,赣南诗人的声音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