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省联动态
省联动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江西文学界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19 10:36:39

图片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江西各地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观看开幕会,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
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极大增强了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好江西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江西辉煌历史和新时代建设成就的精品力作,推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再展赣鄱文化雄风。现将部分反响摘编如下:
 

     李洪华(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大会。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新方向,擘画了奋斗的新蓝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学习领会会议报告精神,凝聚共识,努力前行,扎根大地,扎根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奉献力量。
 
 樊健军(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副主席、小说家、基层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将这一点落实到创作中,就是要到社会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现场,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与人民心连心,让自己的脉搏与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描绘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图景,歌颂祖国的壮丽江山,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书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林莉(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副主席、诗人、基层作家):
百年征程,风华正茂。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句句打动人心,让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作家,在长期的基层生活与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经历中,我“回望”“挖掘”“反思”“畅想”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新图景。将写作初心和责任担当与时代、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火热碰撞,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江西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无不让人汲取到前进的智慧,奋斗的力量。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中,我将自觉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针,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一创作理念,弘扬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
 
卜谷(中国作协会员、革命历史题材写作者):
作为一个赣南作家,一个以红色题材为“主打”创作的作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讲话格外激动,倍受鼓舞,同时也倍感历史重任和现实压力。一是要抓紧时间抓住机遇,继续克服困难,抢救大量还未开掘随时都在消逝的活的历史,红色文化资源。二是要聚集起更多年轻作家形成团队,一起积极参与这项抢救工程,深入生活,艰苦努力,创作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作品。
 
凌翼(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常务理事、自由撰稿人):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一个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报告文学工作者感到无比荣光。新时代让我有幸步入火热生活,走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记录人民创造的伟业,记录伟大的时代。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正阔步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国共产党既往开创的伟大事业和接踵而来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奋笔疾书。我将努力践行“四力”精神,踔厉奋发,书写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答卷。

 
朱强(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常务理事、青年作家):
认真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倍受鼓舞。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省作协
编辑:吴江静 程艳
责编:欧阳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