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作评谭
创作评谭
儒学思想的独特魅力——略论孙海浪长篇小说的思想维度
发布时间:2018-12-28 14:10:55

作者:涂东云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副秘书长南昌市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著名作家孙海浪续《八大山人》《王勃》之 后,又推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皇帝刘贺—惊 心动魄的二十七天》(以下简称《二十七天》)。细细品读《二十七天》,我发现该作品始终贯穿 了一条儒学的思想线,这条线索并非空虚、漂浮的, 而是与主人公刘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难看出,作者把一颗颗“儒家思想”的种子播洒在本书土壤,努力发掘其底蕴与内涵,使我从书中感受到,先贤孔子的思想维度与作者海阔天空的艺术想象空间。

这是一部富有思想深度的历史小说。读罢此作,我在思考:作为历史小说,如何体现作品的灵魂线索?在孙海浪先生的《二十七天》中,我找到了答案。

 

一是在作品的结构与框架中设置线索。

《二十七天》全书兼顾文笔的华美和历史的考证, 把人物细节与历史小说家的情怀相融,将汉代的民俗文化、正史、野史、宫廷斗争、民风、爱情浑然为一体,这种“宏大叙事”的目标只有一个, 把作品切入在唯一的思想点位上,即“以合情合理推翻汉史对刘贺‘利令智昏’、‘荒淫无度’ 的结论,极尽全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刘贺”(作者《后记》)。 

小说的思想红线便是“以守护感性生命、自然本性与生命尊严为基础,写的是刘贺的的人生、爱情与传统道、德、仁、义的和谐”(作者《后记》)。

 

二是以作家独特的视野审视历史与历史人物。我发现,作者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睿智的思维方 式审视了刘贺在位二十七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也用厚重精湛的笔触描述了孔子儒教文化观,引导读者关注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表达了作者的文学新观念,从而形成了本书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显然,作者旨在着力把海昏候文化提升为国 家文化遗产。诸如作者从刘贺墓中出土了孔子画像、《论语》新篇、简牍奏折等为切入点,暗示读者刘贺是个喜好读书、信仰孔子的儒雅之人,为刻画主人公“崇儒、好学”的个性作了厚实的铺垫。

 

三是思想与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的思想表达,并非一般说教或附属人物故事的表面,而是把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渗透在人物的血肉与骨髓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穿越至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与刘贺称兄道弟,互诉衷肠。

从书中,我们感受到刘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感情—这是位从小喜爱读书,懂音乐,恭行节俭, 仁慈,性格率真开朗的人。

即使是小说中描叙的出土文物,也赋予其生命与思想。如作者撰写孔子立镜,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刘贺“照镜、梳妆”,而是“天生爱整洁” 的礼仪上,通过艺术想象引出了一段富有魔幻色彩的情节:

夜深了。刘贺仍藏在孔贤斋苦读,似乎完全迷入了孔书……刘贺显得有些累,便拿出随身携带的九子漆奁,从中拿出梳篦,站在孔子屏风左侧的立镜前梳理。他从镜前望见自己英俊、高大的身材,眉毛浓浓,眼睛细细,自我欣赏说:小子, 说你漂亮谈不上,心地却永远善良。你从不坑人、不害人,却常常犯规,经常是“别人求我三寸雨, 我求别人六月霜”。可我并不在意,说着干咳了几声, 又冲着屏风前叮嘱说,小子啊,现在你已经不是大王,可见你并非当皇帝的料。千万别难过!再走至屏风后面一看,无数个骷髅儿在屏风里攒动, 把刘贺吓了一跳:急忙后退,指着镜子嚷道:你…… 可别吓我!又认错说:“我知道自己错了。当时, 我真不该带二百臣仆赴长安。”话音刚落,那立 镜里的骷髅儿化作一个个美女,舞动着宽大的袖子, 直冲着刘贺狂笑……

不难看出,作者用心在叙述人物故事,且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刘贺爱读孔书,并从中思考:面对生死与重重困境,如何反思并把握自己的命运,活得更精彩、潇洒与快乐?

作家告诉读者:刘贺不像《汉书》记载的那样荒诞,而是一个“贪玩,好动,还有些呆萌, 既有皇家书卷味,又有民间狭义气”的人物,他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四是作家捕捉儒教文化的光芒,将作品的灵魂升华,抓住事物的“尖端”和“特征”的灵翼,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不仅完成了“宏大记叙”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且将最新创意的思维引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第三回“崇尚孔圣” 中,描述刘贺翻开《孔子家语·王言解》朗读“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以表现刘贺决心做个好皇帝,想成为百姓的表率,并接受董仲舒“罢黜自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欲集权中央,一统天下之决策;这回中还写道:“第八天, 占卜皇位,刘贺从“民为官让路”的场面中,悟到了《孔子家语》中上乐驰,则下益宽。若国君乐施恩惠,在位的人就会更加宽厚的道理,”这段描述让我感受到,刘贺时时刻刻用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犹如在心中 播了一棵种子。

在第七回《孔庙拾遗》中,作者描述刘贺一大早赴孔庙祭孔,让读者感受到刘贺对孔子的 虔诚与尊重。第十一回《十年梦醒之镜照月鉴》 这一节写刘贺向立镜中的孔丘鞠躬,忏悔,刘贺恭敬地跪拜于孔丘脚下,虚心请先生指教,孔丘引导刘贺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辫之。你遇到知己,敢于把积累的知识摊在太阳底下晒一晒,通过辩论与请教,让读者领悟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也不管财富多少,只要有了‘仁’,即便居住偏僻的陋室,也会为人所仰慕与尊重。”

思考的高度,决定作家笔墨的高度。《二十七天》以“儒家思想维度”为信仰,去向一种境界, 这种思想成为了作品的精华与亮点。

这种思想的展现,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孙海浪先生在该书中,尝试通过一系列矛盾性的历史叙述策略,以及对五六十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重新构建历史小说的一种新写法,令人耳目一新。

我以为,这是作家在历史小说中思想维度表达的大胆尝试,是作家挖掘先贤儒学思想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