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作评谭
创作评谭
九十九曲长河入梦来 ——“在地”写作的精神叩寻
发布时间:2018-12-28 14:18:23

作者,李伯勇,1948 年生,男,江西上犹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评论集 14 部,其中短篇小说《瓜地熏风》获江西首届谷雨文学奖,长篇小说《轮回》

获恒泰杯当代长篇小说三等奖,长篇小说《恍惚远行》入选 2005 年度排行榜,长篇小说《抵达昨日之河》研讨会在京举行。

 

 

 

 

  40 年创作,我的目光从未曾跳离江西上犹。

  自我出生至今 70 年, 读书、工作和生活都没有离开上犹,更具体地说,在县城读中小学 12年,下放农村 12 年,在厂矿 4 年,在文化馆 4 年, 后来就在县文联,可以说,我的后半生是以文学创作维系的,而我各类作品的基本内容就是反映动荡上犹的山水和人文,在对上犹及人的书写中呈现“南方土地的精灵”(雷达语)。在地性贯穿我的创作历程,当然更贯穿我的“上犹研究”, 于是就有了这部“上犹历史的底稿”—历史散文集《九十九曲长河》。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都具有在地性,都是从他生活环境和经历即从“在地”体验中汲取素材, 爆发灵感,推进写作。即使他日后离开家乡,以非家乡素材进行写作,但“在地性”依然是其底色, 会有或显或隐的流露。比如获诺贝尔奖的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他在日本出生,却在英国长大, 用英语写日本故事,人在异国他乡,故乡的幻觉反而更加清晰。

  这里有自觉非自觉的区别,我是属于自觉者。准确地说,我由非自觉而自觉,我从创作中长篇小说而频频“田野作业”或叫“田野勘探”,从熟悉不熟悉的对象了解其现实生活,了解其情感和命运,从一个人到一家子到家族和村子,这就势必要了解一个人、一个几个家庭、家族和村子的历史,从而形成对书写对象逻辑性认知,也就是找出其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分理由。

      具有如此认知当然需要有主体突破“在地性” 局限,极大地拓展精神视野,融入人类文明的前提, 即站在更高层面掂量“在地”。在现实层面,就如评论家雷达所说,“围绕对人及其处境的新思索, 关注精神生态,关注文学如何穿越欲望话语的时尚, 着力从家族、历史、地域、乡土、政治文化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对民族灵魂状态进行多方位的 探究与考察,力图寻求民族灵魂的新的生长点”。

  因而,“在地”非文学之累,缘由现实的发 展—人及其处境的新思索,可对“在地”不断掘进, 穿越历史时空,对于我也是加深对家乡的了解的需要。无庸说,当代作家(包括我)—一代几 代人对家乡(在地)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直观地说,从若干不会说话的历史留存物(比如古道古桥老屋和农具家具),并不能了解更多的东西,而且我发现,当代人(包括我自己和家人) 对刚逝去的历史(日常生活史、家史、村史、地方史)所知也不多,且多是片断的、飘忽的、非逻辑性的,究其原因,一是生活和社会形态变化频繁,人的记忆产生错乱,二是生活中有股不提倡甚至摧毁记忆的风气,或人为地强化某种矫情性的“记忆”,这种被强化的内容及记忆由于缺乏真正的人性和常识基础,当时代新变,一度所强调的内容速朽,它就急剧地消失,人们反而能记起更久远的东西。原来,这种“更久远的东西” 也是数十年数百年入脑入心,富有人性人情,积淀成乡村基本伦理的东西,过往时代的文人写史或咏怀(有司马迁历史精神为圭臬)都不由自主地维护并张扬这种质素,所谓文化传统,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我梳理“1697 上犹县志”的过程中,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主流文化的标志“县志”(尽 管因编纂、木刻之难而且印数即受众极为有限), “志书”对坊间的影响是巨大的,乡村知识阶层 的传递作用十分明显。

 

  因写《轮回》《寂寞欢爱》《恍惚远行》《旷野黄花》《父兮生我》《抵达昨日之河》《别人的太阳》等长篇小说,我感觉自己沿着一个又一个村子,一步步走进上犹历史的深处,这个时候不期然又开始了大篇幅非虚构的长篇文化纪实的写作(如《世纪之交的上犹客家魂》),我就直接扪触到上犹历史及文化传统,不但有物化(如书院、寺庙、古桥、旧居)的,更有人的活动与对精神状态的追溯,数年下来略有收获。同时我对上犹的史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田野作业” 也就体现为对上犹典籍历史的探寻与辨识,比如新近完成的《苏东坡 1094 到上犹》,就是在仔细阅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的“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的 1697 年《上犹县志》(影印本)写的。因廓清了一些历史迷雾,爬梳了上犹历史而满心喜悦。我真切地从史志里感受到了因“九十九曲长河”(当年苏东坡对水乡上犹的印象)串联而起的上犹历史的时空。

  我还发现,上犹虽是偏僻弹丸之地,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许多人和事,竟与时代的主潮或主流相连,或者说,上犹所发生的一些人事就是时代主流的见证;“上犹县志”最先编写者就是我们上犹人,本县知识精英在记录历史场景、推动县志编撰及刻印流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 据《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2014)载,江西是宋代兴学最早、学校数量最多的地区,两宋时期江西各地有各类书院 278 所,上犹就有 4 所,全省排名第 29,在赣南排名第二(第一名是赣县); 如元朝李梓发不畏元兵屠城而英勇抵抗,就是短 暂(从南宋被灭,元朝不过 80 多年)元朝的上犹 精英所记载的;又比如王阳明在上犹的文治武功 等。因本县人的积极参与,县志也保留了历史温度。我又一次感觉到了上犹历史的心灵。

        我乐意像香港《领导者》杂志(我曾在上面发表文章)称我是“历史研究者”那样,以历史研究者姿态仄入上犹历史时空,以一个后来时代 的在地人聆听前贤的吟唱,感受他们的精神信息, 想象上犹的前天、昨天、今天和未来。

  蓦然回首,我对上犹的非虚构书写,历经时 日,结下了一串串果实,为感念前贤,也与前贤对应与连接,我编了《九十九曲长河》一书。上犹早就有“九十九曲水”的说法,具体指的是一 条河(现今的寺下河即童子江),据日本藏清康 熙 1697 县志载,“九十九曲水在治东北四十里, 源出上坪,水流逶迤,九十九曲,故名。苏子瞻南迁过之有诗载艺文。”当年苏东坡因会阳孝本而到上犹,留下了“长河流水碧潺潺 / 一百湾兮少一湾 / 造化自知太玄巧 / 不留足数与人看”的不朽诗作,其实这也是苏东坡对水乡上犹最贴切 的概括。苏氏这首诗是据当年已有“九十九曲水” 所引发,还是亲眼见“九十九曲水”水乡而产生 的灵感,不得而知,但苏氏的诗吟确实提升了上犹山水的品位。

     于是我们看到,古代诸多文人学子歌咏上犹的诗篇里,“九十九曲水”被反复吟唱。“蘋蓼参差覆古堤,波光明灭里中违。犹川百折无成数,玉岩当年有旧题。箭激河流华岳北,帆随湘转洞庭西。何如曲曲山城水,十倍回环尚未齐。”(这首诗里就包含两处“九十九曲”长河 的称许。)

  进入 20 世纪的现代,年轻作家艾雯来到赣南—从大余乘船进入上犹(1943),水路不是当年苏东坡经过的上犹童子江,而是主航道的上犹江,她率先感受的就是“水面”:“河上就似扯起了一层绢纱,两岸的景物全笼罩在迷濛的雾绢里。河面却变得更辽阔了,水流湍激而黄浊。”(由于七八个纤夫拉船)“白帆扯起来了,风送着, 船像一支出弦的箭似地笔直行驶,水清澄平静…… 两岸景物一路悠缓地舒展着……”为躲日寇,艾 雯随凯报社从县城撤退到山里,1945 年日本投降, 他们“从山壑里乘竹排回归山城”,她又感受了 一番上犹的水景:“狭隘的河身夹在陡险的峭壁里,峰巅间簇拥着一线蓝天,两岸尽是峥嶙的怪石, 鲜妍的山花。河里礁石错杂,险滩密布,竹排便蜿蜒曲折的穿行着……”这里她跟古代文人对上犹江的吟唱相呼应,而且更加富有历史行进的况味!

 

  上犹的历史是一条长河,上犹的百里犹江是一条长河。由于外访者和邑人传唱应和,“九十九曲长河”成了江西上犹秀美山川的最佳概括,也是上犹地貌和精神灵性的精神意象与象征。

于是就用它作了书名。

  全书分为两辑,取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的“星汉灿烂”(寓意人文物象)与“百草丰茂”(寓意精灵出没)为题。在“星汉灿烂”一辑, 我的笔力侧重于上犹历史时空的发掘,宏观势态 下沧桑演变和上犹人的创造。在“百草丰茂”一辑, 侧重于现代(1911 年辛亥革命)以降,个人命运化的上犹人群像(包括在外地已成功的上犹草根创业者)

  我笔下的各种人物,精英或是平民,男性还是女性,客家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都是上犹文化土壤与时代潮直接或间接融会的产物,成了生活中的“百草”,他们构成了我“文学王国”生生不已的精灵,真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着意选录的三部长篇小说的后记(田野作业的记录)可视为上犹“历史精灵” 向“艺术精灵”摆渡之通道。

    某种程度,这部“在地”之书也是回溯上犹古老历史迈向未来的舟楫,我乐意做这样一个摆渡者。

        哦,梦萦上犹,九十九曲长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