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有一句名言:“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想,固然是我在读经典,从经典身上汲取营养,未尝不可以说经典也常常在读我,以检验我是否配得上它释放的营养。每当我拿出一个更新的自我呈献给经典时,经典总是馈赠给我一个更大的惊喜。经典越是有大的馈赠,我就越想有新的呈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而弥仰,坚而弥钻。在相互阅读和无形对话中,经典潜移默化地建构了我的心智,而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复活和丰盈了经典。或者说,经典通过我之阅读而发现经典之自我,我通过阅读经典而创造我之自我。经典就如同一件宝物,经过一代代读书人的擦拭,变得越加晶莹剔透,精光四射;而一代代读书人在擦拭经典的同时,也通过反复的琢磨体悟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当我读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自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引壶觞以自酌”的惬意,“临清流而赋诗”的风流,我忍不住也生出隐逸的遐想,这一份神仙似的逍遥令我无比羡慕。当我进一步阅读,才得知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情,也有祖上的荣光需要发扬。可是他毅然听从内心的召唤,从浮华的“尘网”中挣脱而出,这一份敢于舍得的智慧令我无限叹赏!当我经历了人世的浮沉,读出陶渊明“带月荷锄归”背后“晨兴理荒秽” 的辛酸,性嗜酒而家贫不能常得的悲凉,“饥来驱我去”的“乞食”,还有家人亲戚朋友的不理解,然而他未改变自己的操守,“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这一份绚烂归于至极的平淡令我无比崇敬!这是不是类似于蒋捷的三重听雨,或者王国维的治学三境呢?
禁不起反复鉴赏的经典就不是经典。经典是需要一再碰撞且必须一再碰撞的。真正的经典就是每一次相遇都是初识,每一次相知都是初恋,每一次相交都是初心。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即使对剧情早已烂熟于胸,甚至某些唱词亦能脱口成诵,可是看到梁祝“楼台会”时,我的眼泪依旧会夺眶而出。散场后,随着熙攘的人群走回宿舍,我不禁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琴弦,让我的情感与之共振?《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飞出我的脑海,“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祝英台受了父亲的阻挠,焦仲卿源于母亲的压迫,爱情抗争世俗,情道不屈于势,竟要以生命为代价。相互的信任竟以死亡来报答,这已经超越情爱的悲欢离合而上升至心灵的相契相守,现时生命的否定带来的是两个灵魂的永久相合。所谓知己就是另一个自己。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作蝴蝶双双起舞,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坟上鸳鸯夜夜相向而鸣。
日光底下无新事。所有的经典都是同一个经典,所有的书都是同一本书,所有的诗歌都是那唯一一首诗歌的摹本,所有的生命都是无限接近于那唯一的生命的一个努力。阅读经典也许就是找到隐藏的自我,就是努力接近那唯一的生命—— 知道“我是谁”。希腊德尔菲神庙的诫命是:“认识你自己。”博尔赫斯说:“我在寻找世界诞生之前的我的面庞。”纵然生命漫长复杂,却取决于大彻大悟“我是谁”的瞬间。当带队追逐逃犯的警官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突然醒悟不能杀害一个勇士时,他反戈一击,和逃犯马丁·费耶罗站在一起同那些追兵作战。贾宝玉离开贾府出家为僧,在他回望贾府的瞬间,他的自我才最终成形,他生命的意义才得以确立。当哈姆雷特慨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时,他已经注定要走向通往自我的征途,他只能往前走,无法顾及结局的好坏。“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在自沉汨罗江之际找到了自己。对我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还在通往求索自我的漫漫长路上。
当苏格拉底告诉雅典人,人应该拿人类的自我意识,即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谕时,他不仅冒犯了神,而且冒犯了所有相信神的雅典人。“只有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60年版,第 96 页 ) 在一个普遍信仰神谕的时代,苏格拉底要求雅典人相信自己的理性思维,不是相信外在的神谕。他是一只提前鸣叫的公鸡,在神权的时代提倡人的理性,在哲学的暗夜呼唤黎明的光。他从容地喝下毒酒,为自己的哲学付出了最高贵的代价。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哲学家只能“舍生而取义”。苏格拉底之死仿佛是一个隐喻,人既然为思想而生,也应该为思想而死;人既是思想化的人,思想也是生命化的思想。哲学从来不是玄虚的逻辑推演,也不是书斋里的高谈阔论,而是头脑中的革命,现实中的超越。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代无名氏的诗句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高度景仰。《论语》中有两个“孔子”,一个是言语上的“明哲保身者”,一个是行动上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当天的威严笼罩整个人的世界,是孔子第一个发现了人的价值,从天之道转向人之道。当所有人还匍匐在天帝神巫的权威下瑟瑟发抖时,孔子作为“人” 第一个“站起来”了。孔子以“道”解释“天”,以“仁”内化“礼”。他不像苏格拉底,以自己的话语来传扬真理,孔子说他“述而不作”,其实他是藏“作”于“述”。他用的词还是“天道”“天命”,但却偷梁换柱,置换了“天道”“天命”的内涵,所以他的“道”虽然在当时行不通,他自己却没有遭受灭顶之灾。这也是中西方思想演变的差异处。西方常常是断崖式的,而东方常常是渐进式的。庄子在《人间世》中说:“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天子”不再是垄断之特权。余英时认为这句话不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石破天惊,“且在‘天’‘人’关系方面也具有划时代的涵义”(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版,第 43 页 )。可见庄子也为孔子助阵。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然而他“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虽千万人吾往矣”。 1818 年黑格尔荣膺柏林大学讲席时对听众致辞: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尼采说:“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 在提升人的精神和境界上,东西方哲人殊途同归。钱锺书说,读书是“灵魂之冒险”,“须发心自救”。也许人要脱离禽兽的本能,并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最好的途径即是阅读经典,“发心自救”。在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时,我们常常能听见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声音:“除了认识你自己,更要超越你自己。”猴群中有一些猴子对自己有要求,它们进化为人;曾参弘毅,成为曾子;孟轲养气,成为孟子;黑格尔要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尼采要超越自己,他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钱锺书“发心自救”,成为文化昆仑。只有人才会做梦。会做梦的人才能超越眼前的现实,战胜苟且的功利,才会寻找诗与远方,才能够欣赏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伊人”就是一个永恒的仙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念,一个即使无法得到仍要不断追寻的恋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伊人”,她是自己渴望追求的梦想,是自己百折不回亦不肯放弃的美的象征,是一个不断走近的远方。然而有了这份梦想,有了这个象征,有了这个远方,人才成其为人。在不断追寻中,梦想才照进现实,象征才成为本体,远方才具有诗意。东方的《诗经》如此温润平淡却又饱含深情,而希伯来《旧约》中的雅歌却浓烈决绝得令人窒息。“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强烈的愿望可以战胜死亡,而极度的爱的专一也如同地狱一样残忍。这种极限的情感令人惊恐而又渴慕,谁不期待欲仙欲死的沉醉呢?谁不盼望全身心的付出而又得到全身心的回报呢?当诗与思合二为一,爱情即是信仰,诗歌即是哲学。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